我市出台十大措施助大学生就业
毕业3个月可申请5~8万元无息贷款
[自主创业可享免费培训] [租办公场地有望不掏钱]
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昨日举行,市政府出台10项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确保我市12.9万大学毕业生今年底就业率达到85%。
鼓励自主创业是十大措施之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会上提出,“我们鼓励大学生背着书包去创业”。为此,我市设1亿元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毕业后自主创业可获5~8万元的贷款。
毕业3月后可申请贷款
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困难的是资金“瓶颈”。据介绍,我市已经在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中,专门设立1亿元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大学生毕业3个月可申请5~8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全额贴息。
黄奇帆要求,工商部门要对大学生创业降低门槛,降低创业公司的注册资金要求,他举例说,在美国,1美元就可注册一个公司。其次,各种市场都可对大学生开放,同时实行最优惠的税收扶持。
想创业可享受免费培训
大学生创业中问题之一是缺乏培训和引导。今后,大学生创业培训纳入再就业培训补贴范围,想创业的大学生可享受免费培训。将创业培训和实训引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同时,我市将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将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跟踪服务。
办公场地有望免费获得
黄奇帆说,为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一定要周到细致。比如,出来后没钱租房子办公的问题。我市拟依托特色园区、大学科技园、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产业基地,吸引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
区县可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基地,以免费或者优惠的租赁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孵化平台。部分区县还将利用地方产业特色,设立大学生创业特色基地或创业一条街,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指导培训等“一条龙”服务。
本栏稿件由记者 何英 采写
提供岗位
鼓励到基层就业
提供9000多岗位供选
解读: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主要包含两方面:2009年将招募5070名毕业生到乡镇基层服务,包括当村官;其次,今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将从去年的800人,扩大到今年的4000人左右。招募对象扩展到往届生,毕业生的服务范围从贫困县扩展到非贫困县,招募的大学生每月可获得财政补助1500元左右,补助3年。
国企今年招1.3万毕业生
解读:政府鼓励国有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进行人才储备计划。国企在去年吸纳6500名毕业生的基础上,今年要增加一倍,达到1.3万人。黄奇帆表示,我市国有企业结构好,40%为基础设施,30%为金融机构,有10余个企业集团。预计未来3~5年,重庆国企主要有金融、商贸、物流、化工、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高校5%岗位须聘毕业生
解读:在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同时,高校和科研单位也有责任和义务使用自己生产的“产品”。
市政府要求,各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挖掘自身潜力,利用教学项目、科研项目等机会,最大限度吸纳毕业生尤其是本校或本单位培养的毕业生参与助研、助管、助教等工作。今年开始连续三年,高校和科研单位按本单位职工总数的5%,聘用毕业生。据测算,全市普通高校和科研单位每年可接收毕业生3000人左右。接收毕业生的单位,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
发放补贴
一次招10名毕业生
民企可获补贴
解读: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总数的60%以上。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将联合出台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对一次性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10名以上,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可由政府提供一次性财政补贴,补贴标准按每人1000元左右计算。
职介所介绍毕业生就业有补贴
解读: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就业岗位就业,与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签订1年以上劳务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5000元。各类职介机构为毕业生介绍职业,签订劳动合同6个月以上,按每人不超过100元补贴给职业介绍机构。参加职业鉴定的,根据职业鉴定等级标准,按每人100元~990元补贴给职业鉴定机构。
黄奇帆称,将解决2000名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和“零就业”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高校、区县对家庭困难毕业生“一对一”援助。
入伍可补偿学费或代偿贷款
解读:应征入伍的毕业生由政府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国家予以优先;毕业生退役后参加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优先录取;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可进入普通本科学习;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
就业服务
定向培训6500人
毕业即签就业协议
解读:今年将重点针对电子、软件、化工、汽摩、装备制造等行业需求,以提升毕业生技能为重点开展定向培训。待就业高校毕业生经3~6个月的培训后,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实现定向就业。财政按照2000元/人标准提供培训经费,实行免费培训,预计今年完成6500名待就业毕业生定向培训任务。
建百家见习基地
每年接收5000毕业生
解读:我市目前已建市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20家,区县级基地53家,已接收高校毕业生2000余人。为缓解就业压力,今年全市建成市级毕业生见习基地100家(每家50人),区县级100家(每家20人),使每年接收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
此外,政府对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补贴标准,将由原来每月150元提高到每月300元。
就业服务严禁乱收费
解读:黄奇帆要求教育、人事、劳动等市级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他特别强调,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过程中,不能乱收费,坚决禁止骗人骗钱的行为,绝不能在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身上“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