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修斯何时回家
两位天文学家潜心研究了荷马史诗《奥德赛》,以作品中所描述的公元前12世纪天空中的星座位置和日全食等现象为线索,抽丝剥茧,层层推敲,最终确定了奥德修斯回到伊萨卡岛的具体日期。着实令人惊叹!
编译:张艳
这两位天文学家简直疯了,竟然声称已经论证出奥德修斯回到伊萨卡岛的具体日期为公元前1178年4月11日!他们一位是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马塞洛·马尼亚斯科(Marcelo Magnasco),另一位是阿根廷拉普拉塔天文台的康斯坦丁诺·拜科西斯(Constantino Baikouzis)。
对于这样古老的事件,他们怎么能推算得如此精确?首先,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部经典:奥德修斯,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耗费了10多年的时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他的王国伊萨卡,并诛戮了所有追求他的妻子佩涅洛佩,并妄图篡权夺位的贵族。这便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经典之作《奥德塞》最后一章的内容。对于荷马,我们素来知之甚少。据推测,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或公元前8世纪。长久以来,荷马讲述的故事一直被认为是杜撰的,直至近日特洛伊古城遗址在今日土耳其西北部的地方被发掘出来,这些动人的传说才被还原成真实的历史。通过对古城遗址的研究,考古学家们甚至考证出了奥德修斯和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迈锡尼阿伽门农及其军队攻占特洛伊城的年代:公元前1190年。尽管如此,奥德修斯归家的具体年代仍是个不解之谜。
只需将影片逆向回播
两位天文学家为我们解开了这一谜团。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并未像考古学家一样把目光投向地下,而是瞩目天空,探究那个时代的星辰。具体怎样做呢?他们把《奥德塞》中有关天象特征的描述与星历表(刊载各个天文事件发生的日期以及各行星及其卫星、太阳、恒星、彗星等天体在每天特定时刻位置的数据表列)上的数据进行比照。你一定很吃惊吧?太神奇了,人们竟制出了一张能够记载历史上每日星体运行状况和精确位置的图表!这一切得归功于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天体力学。这一学科主要应用力学规律来研究天体的运动和形状。在了解了各个天体的运行轨道、质量和运行速度的基础上,人们能精准地预测10天后、15年后甚至300年后天体的位置。即使预测到数千年后的情况也不足为奇。恰如钟摆的双向摆动,只需将影片逆向回播便可以重现每个星辰在10天前、15年前、乃至300年前的运行轨迹。有了如此精密的工具,这两位天文学家的研究工作如虎添翼,恐怕就连影片《犯罪现场调查之迈阿密篇》中警察的扮演者大卫·卡罗素(David Caruso)也要自叹弗如了吧!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两位天文“侦探”一道去追查证据,探索真相吧!
晚宿的牧夫座和早起的金星
第一条线索:奥德修斯离开了被海上女神卡吕普索囚居了长达7年的小岛,登上那艘由他亲手建造的小船,开始了归途。黄昏时分,他朝着昴宿星(疏散星团之一,在北半球看是位于西方大而明亮的疏散星团,位于金牛座,在晴朗的夜空单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它的几个亮星位于昴宿,由此而得名。传说昴星团的七颗亮星是希腊神话中提坦巨人阿特拉斯和大洋女神勒俄涅的七个女儿变成的)和牧夫座的方向行驶。马塞洛·马尼亚斯科和康斯坦丁诺·拜科西斯断定,昴宿星和牧夫星在天空中清晰可辨,这种情形每年只可能出现两次,分别在3月和9月。那么,奥德修斯的返乡之旅究竟发生在哪个月呢?让我们看看荷马的叙述:“奥德修斯仰望昴宿星、晚宿的牧羊星以及一年四季都高挂空中的大熊星。”事实是,在每年3月,牧夫星比昴宿星下沉的时间要晚。因此,可以推断奥德修斯应该是在3月返乡,时值晚冬或初春。这是第一条证据!接着,马塞洛和康斯坦丁诺再次埋首于作品,细致地推敲荷马的每段叙述,终于找到了第二条线索:法埃亚科安水手们划着小船,载着奥德修斯前行。当伊萨卡岛渐渐进入视野,金星恰好升上夜空。马尼亚斯科和拜科西斯认为这段场景应该发生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之前至少一个半小时。因为据荷马所述,水手们有时间泊船,把奥德塞带回来的珠宝卸下船,然后把熟睡中的奥德塞抬放到岸边——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黎明到来之前。
第三条也是最后一条线索是从诛戮佩涅洛佩的追求者的章节中找到的。荷马讲述说这场血腥的屠杀发生在奥德修斯上岸之后5天,上岸那天恰好是“新月”。而一年之中有12个新月,加上已找到的昴宿星和牧夫座的线索,马尼亚斯科和拜科西斯推测出奥德修斯回到伊萨卡岛的时节是晚冬或初春,而这一点在其他细节(长夜漫漫,须披上大衣,树木开始萌芽……)中也得到了印证。在这段时间,只有一个或至多两个新月能符合所有条件。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吧:在诛戮佩涅洛佩的追求者之前5天,即奥德修斯回到伊萨卡岛的当天,时值新月。在太阳跳出地平线之前一个半小时,金星升上天空;在屠杀前29天,昴宿星和牧夫星在日落时清晰可辨。然而,这两个星座在黄昏时同时出现也好,金星在黎明前闪耀也罢,无论哪种情形在一年中都可能出现很多回。但它们分别发生在某次新月之前的29天和5天,这种情形就罕见得多:大约每2000年才会出现一回。
|